如果有一天,你再也分不清和你组队刷副本的路人到底是个人类,还是条哈士奇,亦或只是为了游戏巧妙的剧情设计,而偷偷安排在你身边的一个NPC,这会不会让网游显得更有趣?
或许在我们有生之年,确实有希望看到游戏中被引入真假难辨的仿真机器人。上周六,根据外国媒体的报告,一台超级计算机成功“蒙骗”了测试者,让人类相信它是一个13岁的男孩儿,成为了有史以来首台通过“图灵测试”的机器。
超级计算机扮演的13岁男孩通过了图灵测试,以后或许你在游戏里碰到的“小学生”就不是真人了
图灵测试起源于计算机科学家阿兰·图灵的设计。根据他的定义,计算机需要在时长为5分钟的键盘沟通中, “蒙蔽”30%的人类测试者才能通过这项测试,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机器与人类无法被测试者区分,那么这台机器就具备了“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首测通过这一测试,在学界及媒体间引发了巨大的讨论。
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智力,对社会而言有着复杂的意义,他既可以让电脑为人类更好地服务,也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用于网络犯罪。但由于人工智能发展尚未商业化普及,而且通过测试的只是一位智力程度有限的“十三岁男孩”,这个问题似乎还不那么令人担心。
不过,这不妨碍我们畅想一下人工智能在游戏领域的应用。虽然现在一些游戏中基于特定算法和数据库应用的系统也标榜自己为“人工智能”——最常见的比如自动问答客服——但这和其真正的定义相去甚远。可以说人工智能在大型网络游戏中还从未出现过。
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出现有助于提升当今网络游戏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这在玩家对内容消耗越来越快,研发商需要不断投入大量人力来更新资料片、拉动新老用户的年代,这一点似乎特别重要。
在传统的游戏研发中,游戏策划是创作剧情、玩法的主体,一但人工智能能够部分替代人类的这些工作,游戏的内容广度、研发进度将会大大提升:让超级计算机根据不同玩家的不同喜好设计出独特的剧情、玩法,不同的玩家之间还可以让各自的剧情碰撞出全新的主线,让机器人为你讲一个永远讲不完的故事,每天都有新的场景可以体验。
另一方面,当今的网游基于游戏社交提高网游用户黏性的手法,在很多人身上不适用。不少难以适应网络游戏氛围和语言环境的人,很难或者不愿意在网游中交朋友,这使得网络游戏,特别是重度的MMO游戏,在受众群拓展方面一直有所阻碍。
一但有了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扮演人类,与玩家交朋友、引导其体验游戏甚至掏钱付费,或者至少可以假装人类玩家,组织个小型公会,拉批人组团刷副本,组织些公会活动,成为人类玩家之间互相熟识的桥梁。恐怕不少玩家也乐意有个超级计算机大脑来当自己的公会会长。
当然,以上这些想法只是人工智能很片面的一些应用,而且都是天马行空,离实现和普及恐怕还有很远——并且还不一定合法。但不管怎么说,科技的进步有时候总是远远领先于人们的想象力,或许哪一天,人工智能就出现在了你的游戏里,比上面说的更有趣。(文/ 河马)
【来源:】